2021/05/21
从小到大,我们听过太多关于阅读的名言警句,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“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”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”诸如此类,不胜枚举。然而,现在还有多少人保留着阅读的习惯呢?
热爱读书的人,无论有没有世界读书日,都会读书;不喜欢看书的人,再隆重的活动也很难使其参与其中。我们必须正视,读书人,尤其是钟爱深度阅读的人越发减少。
人们为什么减少了阅读呢?有时代的原因,也有个体的选择。在当下,人们的闲暇时间太少了,每一分每一秒都弥足珍贵,要分给太多比阅读更“重要”的人和事。况且一天从早忙到晚,哪还有“力气”读书呢?人们或许更愿意在快餐式的娱乐产品中轻松地消磨时间。
爱读书的人都是相似的,不爱读书的人却各有各的理由。人为什么要读书呢?因为读书之后你会发现:
书中的世界包罗万象,天大地大,世界不只是你以为的那样。
书中的生活缤纷多彩,你会经历,远超自己想象的人生百态。
书中的人们各有千秋,置身其中,你会找到相似的悲欢离合。
阅读者们发现了世界的广阔,所以欣然接受自己的渺小,在思想与文化的撞击中,慢慢变得谦逊与包容。我们在孤独中拥抱阅读,阅读却让我们在人群中觅得知音。
在这个漫无边际的世界上,在这日复一日的时间洪流中,是阅读,让我们得以日渐拓展自身的认知边界,得以在日升月落、花开雾散中察觉藏在庸常生活背后的诗意,而非囿于一时一地,在片刻的欢愉中迷失。我们相信阅读,相信阅读的力量,也相信阅读给与我们的滋养,与持续的满足。
编辑:杨富州
摄影:李名扬、王哲
视频制作:李名扬
审核:督导企划部、文化研究院